168飞艇6种不亏钱的方法

新闻动态
清代皇子的书法教材,字字堪为“标准教科书”,令当代专家汗颜不已!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7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05

众所周知,明朝为了管控科考,推出“台阁体”,清朝继续沿用,将其进行优化,创造出“馆阁体”,虽然名字不同,但是本质和姿态差不多,横平竖直,方正匀称,主要为了辨清字型而生,变化性和艺术感不足。

图片

这种千篇一律的风格,令痴迷个性的现代人不喜,对其多有嘲讽,与“印刷体”、“美术字”放在同一地位,甚至连带着明清的书法家,也遭到指责,不看实际水准,先入为主的批判他们。

图片

比如黄钺,就曾受到误解,此人原名戉,字左君,安徽芜湖人,生于乾隆十五年(1750年),自幼双亲离世,祖母一手抚养,因家族乃是书香门第,故而黄钺从小勤勉,熟读典籍,勤奋练字。

图片

凭借着卓越的才华,于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考中二甲第六名进士,由此可见黄钺的学养之深,此后授予户部主事一职,凭他的学识,此后官职晋升,应是必然,可其品信清廉,刚正不阿,不愿攀附和珅,遂辞官归乡。

图片

于家乡创办“中江书院”,教授学子典籍、书法等,1799年和珅离世后,重归朝堂,任职山东、顺天等乡试主考官,并步步晋升,教导皇子诗书,为之撰写诸多的书法教材。

图片

而且黄钺字帖,还被士林学子视为“圭臬”,足以见功力之高,虽然黄钺一直接触科考,但是他的书法,并未完全沾染“馆阁体”气息,欣赏用楷书抄写的《滕王阁记》,字字堪为“标准教科书”。

图片

全卷共计500余字,单字约为2厘米,其字融合诸家之风,既有“欧虞”的冲和险绝,还有“颜楷”的刚健气骨,亦不乏“赵字”的生动优美。

多用中锋运笔,少圭角锋芒,收笔微顿,线条遒和平滑,流畅优美,字字骨血尽备,蕴含古人的温润儒雅质感,轻微波动的势态,又增强动势和韵律。

图片

当代很多的专家大师,经常嘲讽明清书家,以此抬高自身,吹嘘自我水平高过古人,我们不要被误导,此帖蕴含正统古法,还有艺术妙趣,远远胜过当代专家,他们看后当时汗颜不已。

图片

况且李瑞清曾评价:“学小楷者,当从黄左田入,可免犷悍之病”,梁章钜也记载:“字字精妙,片纸只字,人争宝之”,此帖还是罕见墨迹,字字清晰,可从中掌握正确、精准的楷法,为日后深入晋唐,做好准备。

图片
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